浙江援沪医护在方舱画杭州:穿越山水,扬帆起“杭”,守护这里
“这是杭州西湖断桥,这是上海东方明珠……”当我将黄浦江的最后一条水波落笔后,身后人群议论纷纷。
我叫黄敬敬,来自浙江省中医院,这是我在方舱工作七天来,第一次画画:一幅是西湖断桥景观,一幅则是黄埔江岸边耸立的东方明珠及摩天高楼,我对画面的构想初衷很简单:杭州与上海必将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两座城市。
十余天前,我们从熟悉的一座城市出发,努力守护这里的一切。期间,我们见证了这里的温暖、温柔与坚强,血脉相连之人的依偎,是当下共克时艰的力量源泉。
上海,给予我的印象,一直是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楼,是满目繁华的夜景,是人群熙攘的街道,也有沉淀着历史记忆的建筑、街道……今天,它仍是人们心中那个不断进步的大都市。当我用黑色记号笔画上海建筑时,心中始终有一份坚定,四面八方的人群会将这里点亮,会为这里点缀一层别样色彩。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对我们每个队员而言,最想念的,莫过于杭城的山水与人群。这几日,便有同伴说想念杭城的小煎饺、小火锅,想在杭城的山上走一走……画杭城的山水,一解思念,二是为了召唤,希望此时身居这里的人,能在“春暖花开”之际,踏着春光,走进江南城市散散心。
“我是三年前去的杭州,西湖周边是真的美,我记得乘坐7号线能去往灵隐寺,很多个路口我都记得清楚……”患者陈大伯是浙江宁波人,多年来一直在沪打拼,提起杭州,他仍旧是道不尽的赞美。
“画得真好,西湖是记忆里的西湖,东方明珠还是那个东方明珠。”准备带队跳广场舞的张大姐竖起大拇指,笑着给我点赞。
我当然知道,让她开心的,不仅仅是画,还有脑海里对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记忆,这份记忆,也定是她积极抗击病毒的动力源泉。
“等疫情好转,要去杭州玩一玩,那是个好地方……”我听见身后有人感慨着;队员楼宇芳说,看到这幅画,感觉杭州的风一下子吹到了上海的方舱……我从没想到,这简单的一幅画,竟能给那么多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据悉,自4月3日抵沪以来,援沪浙江医疗队四队及浙江省中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员便在这座城市里发光发热,4月4日顺利完成社区核酸采样,4月7日开舱当日收满432患者,4月13首批患者出院。
“人心相依,携手并进,我们会竭力所能,让杭城的风慢慢温暖这里,带来动人的春意。”黄敬敬和大伙在这幅画前合影留念:虽说我们来自不同医院,但在这里,都有共同的梦想与决心。
标签:
为您推荐
广告
- 英雄归来丨扶摇直上九万里
- 震撼发布: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
- “浙”里防疫有“数”度!数字赋能更精准、高效
- Vlog丨“大白”不用露天作业,杭州核酸采样亭来了!
- 浙江省经济一季报系列述评丨稳字当头,应对“三重压力”
- 超凡之美!全景重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撤离
- 瞭望丨一场未来乡村实验
- 所幸有你
- 一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长5.1%
- 中国UP丨范可新和武大靖首次同台演讲,他们有个约定
- 创意微视频丨云上逐梦
- 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去太空旅游?
- 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戚发轫院士的航天思政课
- 中国航天日主题微视频:星空
- 仅差130米,神舟十三号返回预测为何如此精确?
- 回到地球后,王亚平发了第一篇心得!
- #捉谣记#温州瑞安仙降街道确诊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不实!
- 你有什么梦想,写下来,我们送它上天宫
- 王浩在省疫情防控研判会议上强调 科学组织 全力以赴 尽锐出战 坚决打赢
- 有伤疤无法成为航天员,是真的吗?
广告
- 值得珍藏!4分钟回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
- 高燃画面!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让人热血沸腾
- 盼平安归来!
- 微视频 | 我们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人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即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
- 之江观察丨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 因疫情等原因家庭基本生活遇困?可在“浙里救”申请救助
- 浙江多地精准施策畅通物流 保障企业生产急需
- 喷壶、泡面、自热米饭和香肠,我用晾衣架给你送上来了!这一幕,暖了货车司机
- 数一数二丨一组热词,带你看浙江各地减负纾困招式
- “谢谢侬,杭州来的小姑娘!”84名浙江血透护士倾尽全力,守护上海透析病人生命线
- 要回家了!一起回顾神十三太空之旅
- 浙江出台意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计划到2025年累计培育万家以上
- 热评丨从“豪横支援”中 看见普通人帮普通人的柔软真心
- 这里是海南
- 因故无法接种疫苗群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 (全力防控·记者探访)24小时专用停车场 让货车司机有家的感觉
- 接力24小时:一颗“浙江菜”是如何发往上海的?
- #捉谣记#宁波慈溪8个隔离人员翻墙外出享受宵夜?没有这回事
- 【央视快评】坚持再坚持,直到胜利!